一,通过入籍获得德国公民身份的标准途径——B1 德语
说到申请德国公民身份的典型途径,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变化。潜在申请人在德国居住满五年(而不是八年)后就有资格申请德国国籍,并且与 6 月 27 日之后的任何申请人一样,允许申请双重国籍。
大多数其他要求基本保持不变——包括必须通过 B1 级德语语言测试。B1 是六个级别中的第三个,达到该级别的人根据欧洲语言共同标准被归类为“独立使用者”。 这意味着会说 B1 级语言的人可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务——购物、出行以及与工作、学习或生活有关的基本话题。B1 级水平的人不一定能与医生讨论高级医疗问题或与财务顾问讨论税法细节。但他们应该能够打电话预约,并与店主、接待员和护士等一线员工进行更基本的对话。他们还应该能够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市民事务局的大多数预约,并进行基本的工作场所讨论——即使他们仍然用英语或其他语言来陈述或处理更棘手的话题。B1 级水平的人还可以就他们熟悉的某些话题(例如他们的工作)进行简单的讨论。B1 考试通常会要求考生讨论某件事的利弊。
二,特殊融入途径——C1德语
如果申请人能够证明自己在融入德国社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努力,或者通过职业生涯、志愿服务或其他方式为德国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他们可能只需三年就有资格入籍德国。
然而,这些申请者的德语水平还必须达到 C1 水平——这是第二高的水平。C1 级使用者通常能够理解较长和较难的文章,包括那些不属于其专业领域的文章。他们还能就复杂的问题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能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学术论证。例如,他们通常能够用德语进行工作演讲。C1 级别的话题并不一定是日常话题——参加 C1 级别考试的考生需要能够讨论从全球化、气候变化到财务规划等话题。参加 C1 考试的人甚至可能需要在参加考试之前复习一下他们的一般知识。
三,针对困难情况和客籍工人的简化途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客籍工人或前东德合同工出身的申请人无需参加语言测试即可入籍德国。某些困难情况也是如此——年龄、残疾或其他因素可能导致申请人无法学习到 B1 水平。
在这些情况下,没有特定的语言要求——但申请人必须能够在没有翻译协助的情况下与他们的案件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沟通。某些人——但不是所有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免于参加德国入籍考试。
四,通过血统或恢复获得德国国籍——无需德语
有一类申请人完全不需要证明任何德语知识,即那些通过血统或恢复途径申请德国公民身份的人——他们的父母是德国人或他们是纳粹受害者的后裔。
这些申请人也无需通过入籍考试,因为从技术上讲,他们已经被视为公民,只需申请护照即可。 新法律对这一群体的规定完全保持不变——通过血统或恢复途径提出申请的申请人已被允许保留其出生时的其他公民身份。
新闻来源:https://www.thelocal.de/20240523/how-good-does-your-german-have-to-be-for-the-different-paths-to-citizenship